4月9号晚上7:3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朱英教授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主讲了标题为《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学术报告。
朱教授指出,从1950至2010年这60年间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30年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阶段。前一阶段两岸学者相互隔绝,各自独立展开研究;后一阶段则日益打破了隔绝两岸学术交流之坚冰,学者之间在各种场合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但却对于促进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1955年孙中山逝世3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预示大陆新政权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重视。在武汉举办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的首次全国性辛亥革命学术会议。”朱教授强调到。
在前30年间两岸的相关研究也都是以辛亥革命重要人物为主,而且在作出评价时均难免溢美拔高之词。其中最为集中的又是孙中山,但各自的着眼点却有明显不同,台湾方面强调的是孙中山无可替代的“国父”地位,大陆方面则强调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则是同盟会的其他重要领导人,对于其他所谓非主流人物较少探讨,这一点在台湾更为突出。
而在后30年,文革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近代史研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也很快趋于兴盛。而台湾的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则出现了一段低潮期。
接着朱教授谈到了两岸学者关于辛亥革命的学术交流及其影响,特别说明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来临之际,海峡两岸的官方与学界都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筹备各方面的纪念活动。此外两岸还会围绕辛亥革命主题,以民间名义开展许多交流与合作,包括筹备举办辛亥革命与孙中山展览、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以及互邀学者出席学术研讨会等,在2010年均已紧锣密鼓地进行。到2011年,两岸之间必将开展更多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
最后提问环节,朱教授回答了学生提出的“研究辛亥革命的限时意义”的问题,他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强化历史记忆。相反,台湾是在不断淡化。作为湖北而言,旨在学习和发扬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精神。”
辛亥革命史研究 海峡两岸观点和研究历程各异
辛亥革命史研究 海峡两岸观点和研究历程各异
责任编辑:金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