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7时,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来到我校,带来了一场名为“全球视野下的文明对话”的主题讲座。据了解,张三夕为《华中学术》杂志主编 ,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 ,曾出版《批判史学的批判》 、《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 、《通往历史的个人道路》 等书。
如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文明对话?对于这个问题,张三夕教授首先介绍了文明对话的五种对话方式和文明对话史的五个阶段。这五种方式包括:翻译、贸易、外交、宗教和战争,其中翻译、贸易、外交可以归于建设性的对话方式。文明对话史的五个阶段则可以分为:朦胧期、原创期、互渗期、资本期和开放期。纵观中华文明史,前两千年可看作朦胧期,而轴心时代则是文明对话的原创期,其后的1500年是文明对话的互渗期。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了资本期的文明对话,随着资本主义的对立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人类文明对话史在20世纪进入一个全新的开放期。
接下来,张三夕分别讲述了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从城邦对话到代议制政治,十字军之殇到中国式对话。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可以分成前轴心时代和轴心时代。前轴心时代主导文明对话的是帝王、国王、神话英雄和“王官”。而到了轴心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思想家登上文明对话的舞台,成为对话的主体。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发生在汉唐时期,此后佛教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从城邦对话到代议制政治,张三夕则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例,提出公民大会、政治演说、法庭辩论这三个方面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谈到十字军之殇,张先生颇有感慨的说:“这场持续两百多年的罗马教皇以圣战为名的战争虽然过去了约一千年,但它在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留下的创伤却很难被淡忘,反而不时成为今天地区战争或文明冲突的参照。”最后,张先生谈到了中国式对话。他认为中华文明在与异质文明的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主流的对话模式,其突出特性就是包容性,而尊文攘夷、王道理想和协和万邦则是中华文明包容性对话模式的三个重要支撑点。
在提问环节,针对在场学生关于“中国式对话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的提问,张先生首先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话:知其白,守其黑。即我们要在了解和吸取外国的各种优秀文化的同时,坚守自己的王道传统,并做适当的改变,让温和的中华文化焕发应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