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青春 > 文体活动 > 正文

著名剧作家翁思再先生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

  11月21日晚,当代作家、著名京剧学家、剧作家翁思再先生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坐满了慕名而来的学子,在短短两个小时里,享受了翁先生为大家做的学术与文化传播的精彩讲座。

  “同学们都听说过前段时间的‘于丹北大被轰’事件,但是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件事情呢?”翁先生一上台就以这一热点事情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拉开了本次讲座的帷幕。

  深文化,广交流——关于学术与文化传播

  翁先生首先讲述了学术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学问本身就应该利用传播的规律来讲,要吸引人,要让大家都乐于接受,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翁先生如是说。面对于丹北大被轰,有人叫屈,有人说活该,甚至有人提出了于丹是伪学者。翁先生说,在昆曲的这一领域内于丹并不是学术专家,但是她主讲的先秦哲学影响了很大一批人。所以,从传播学这一领域来讲,于丹是真正的学者。学术包括研究和传播,因此学者既包括研究者又包括传播者,然而两者都是真正的学者。对此,翁先生举了两个例子:孔夫子述而不作,但《论语》流传至今;王阳明四处讲学,让心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学术与传播是密不可分的,能给老百姓提高幸福感的工具并不是纯学术,也不是纯传播,而是二者的交融,这也是所谓的文化传播。

  “内行说给外行听”是翁先生总结的七字规律,只有讲解者对于自己讲的东西烂熟于心,会讲故事,有形象思维,而不是单纯的逻辑思维,又有生动的细节,懂得深入浅出,才能让非专业的观众们了解,才能使文化传播散发出它本身的魅力。

  “被”成为昆曲学家——分析于丹北大被轰事件

  翁先生提出,并非所有的学术都适合传播。太专业的文化容易让人乏味。而于丹的“论语心得”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心得”这个大范围将专业文化与社会现状结合,又迎合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所以,于丹的成名是有很大的道理的。

  提到于丹其人,翁先生对她的反应能力与口才表达了钦佩之情。翁思再先生说,“脑子比嘴快”是于丹的一大天赋。出口成章,口吐莲花,同时《论语心得》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是于丹让论语成为了议论热点,对文化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于丹被人诟病也有其一定的理由。翁先生提出,传播界的另一规律“锦上添花”——什么热讲什么,面对外界各处的邀请,文化名人们应接不暇,十分无奈。具体谈及“北大被轰”事件,翁先生介绍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浮躁心理”——在北大举办的昆曲老艺术家表演会上,一些昆曲演员因为希望自己参与的文化活动得到更多的宣传,放低了自己的文化高度,为只是“昆曲爱好者”的于丹献花,而于丹又因为应了媒体要求出版了昆曲的点评书籍,这种做法本就遭到质疑,于是被在场真正的资深昆曲追随者叫嘘也就不足为奇了。

  翁先生总结道,这次的事件是于丹为自己的“爆红”而付出的滞后的代价,让文化界进入了一个“清醒期”,提醒各位“名人有风险,讲座需谨慎”。

  “梅兰芳”——文化传播的精髓所在

  接近讲座的尾声,翁先生简要讲述了自己在百家讲坛讲授的经历与经验。之所以选择“梅兰芳”这一话题,有电影“梅兰芳”正在拍摄的原因,从而为可能出现的文化热点进行传播。讲授的过程中,更要随时注入新的信息量,抓住各种矛盾点与反差,加之悬念的铺展,有故事,有细节,有动作,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最后的提问环节,当观众问及“可不可以调换思维,当您作为一个外行,还能不能对学术作一个理性的评价”这一问题,翁思再先生回答道:“做出评价是要有文化准备的。即使不是专家,也要从感性到理性,加上中间的知性,从而客观地做出评价。”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张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