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道德榜样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领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进入转型期,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责任担当。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第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来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中国人总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个人的价值是有限的,但社会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社会无限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无限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真正做到了忧在百姓前,为民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第二,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孔子曰:“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诚是信的前提和基础。有诚才有信,无诚则无信;信者即是诚者的典范。诚是儒家思、言、行以及待人接物必须恪守的准则和规范。由诚而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人处世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孟子把“诚”放到了道德本体的高度进行讨论,认为人若要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诚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诚者,人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既是衡量一个民族人文素质及社会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准,又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与秩序的重要标志。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诚信,是因为诚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为紧迫。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第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意识。义利问题既涉及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又涉及公利和私利的关系问题。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崇尚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为人处事应“以义为重”。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关键期,植根于民族传统、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它强调“义利统一”的原则,是对传统义利关系的升华,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减少功利主义,增强集体观念。

  第四,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周易·文言传》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拂违,后天而奉天时。”《象传》中则进一步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积极有为,敢于进取。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去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不怕困难、奋勇争先,对大学生将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使大学生不屈服、不沉沦,始终保持一种顽强的信心和斗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人格。《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正心诚意的自我修养,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才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这种对人生严肃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很有借鉴意义,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化的大写的“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的仪态举止,既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应有的精神风貌,也是于己于国都有利的事,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知行合一,自觉加强身心修养,塑造正确的理想人格。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 敏;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传播学视角下儒家文化对当代青年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编号:J13WA58]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http://news.gmw.cn/2013-11/18/content_9514980.htm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郑安君
    责任编辑:郑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