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校团委通讯员杨子 许丰 学通社记者陈媛媛 曾彤图|校学生会通讯员覃光胜)11月5日晚7点,梅兰芳第四代传人梅玮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与在场师生分享“中国戏曲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艺术与生活上的 ‘舍’与‘得’。 ”
中正平和,锲而不舍
“舞台风光,但家庭境遇却是不幸的。”梅玮讲述梅兰芳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当时著名戏曲家,父亲梅竹芳也曾是戏台上的常客。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梅兰芳自小就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岁丧父,十四岁丧母,生活供给全倚仗伯父梅雨田”这就是梅玮先生对梅兰芳年少时期生活的真实概括,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的梅兰芳自小便承担起传承家族文化的重任。
谈及梅兰芳学戏经历,梅玮介绍到,吴菱仙作为梅兰芳幼年学戏的启蒙老师,总是用不寻常的方法训练梅兰芳,“拿个碗,唱一句,放一个铜钱,钱放满了,也就唱会了。”
“梅先生从小登台表演就不怯场,几年在京剧界已小有名气。”梅玮解释到,1913年的京剧界曾一度认为,只有被称为“好京剧”才算唱得好,而刀马旦戏一般只重武戏,唱的不行。“但是梅先生不但唱得字正腔圆,还能武得一板一眼。”梅兰芳在刀马旦戏《穆柯寨》中饰穆桂英一角将唱与武结合,成为京城炙手可热的名角,名声开始传遍大江南北。此后,年仅17岁的梅兰芳独出心裁,巧妙的将“唱”“念”“做”“打”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当今京剧艺术表演形式的基本框架。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没有沾染达官贵人的不良习气,梅兰芳先生有骨气、有做人的原则。”梅玮介绍到,梅兰芳一次应邀吃饭,被要求坐在王爷腿上,他坚定拒绝:“我在台上是女人,在台下,我是男人。”打架、抽鸦片烟......当时混乱的京剧界并没有使梅先生堕落腐化,相反地,“梅先生一如既往的保持本心,专心戏剧。” 在齐如山的帮助下,梅兰芳在京剧的化妆,头饰方面做出改进,创编出时装新戏《一缕梅》,反响十分强烈。“为适应更多人的喜好,梅先生创作出中国第一部古装新戏《嫦娥奔月》,在传统京剧中加入更多现代元素。”梅玮说,正是因为梅兰芳先生刻苦钻研并不断实践,继承而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才最终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 。
梅玮还介绍了梅兰芳出访日、美等国家的经历,“1919年梅先生应日本帝国剧场邀请,携同‘喜群社’赴日演出”,回国后的梅先生与友人历经坎坷筹集数十万资金才开启赴美之旅。“由于前期准备充足,在美表演时戏团完全还原了中式戏园场景,极强的代入感为美国地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梅兰芳在美会见了电影大师卓别林,并与其结下了深刻友谊。“鉴于梅先生的艺术贡献,美国波摩拿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梅玮先生介绍,1935年梅兰芳戏班在苏联演出可谓是所有赴外演出最成功的一次。在苏联,梅兰芳先生先后与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会面。“这次会面也对世界戏剧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表演也在苏联演出之后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从老北京的小胡同戏园到世界顶级的国家剧院再至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梅兰芳先生将家族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将中国京剧艺术一步一步推向了世界。梅玮总结到,“先后出访日本,美国,苏联就是让京剧从打开国门,踏出第一步到造成影响,最后形成体系,使中国戏曲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过程。”
忧国忧民,恪守气节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方要挟,梅先生无奈之下请求友人为给自己打伤寒针,”梅玮回忆起梅兰芳为了不做有辱国家的事,而选择本不必要的病痛之时,情绪激昂地说,“他蓄须明志,为坚守民族气节,早早止步登台演出,转向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工作之中。”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曾多次写文批判梅兰芳。梅玮认为,梅兰芳作为当时文艺界的名人,没有与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界人士发生冲突,而是吸收文章中提到的建议默默改进。体现了梅兰芳懂得尊重与谦虚,即使受到批评,也会虚心改进。“这也是梅兰芳身边有那么多朋友愿意帮助他的原因。”
提问环节,有观众提问到梅兰芳先生在当时艰苦时期是如何做到德艺双馨的。“乱世之中出节气。”梅玮给出一句掷地有声的回答。他接着说到,虽然那是兵荒马乱的时代,但人的心气是单纯的。“梅先生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让中国在压迫中崛起,让中国的国剧屹立于世界之林。”
当有人问到梅兰芳先生的一生对今天的启示时,梅玮更是感慨地说:“如今的文艺界只关注眼前利益和金钱利益,却少了一份对艺术的崇敬。梅兰芳先生之所以享誉中外,不仅在于他对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贡献,更在于他那高尚的为人之德,特别是他那凛然不可欺的民族气节!”他将梅先生这一类大师比作当今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的践行者,“真正有着自己的中国梦的人。”
梅玮,现年32岁,毕业北大研究生。梅兰芳第四代传人,梅兰芳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从事梅兰芳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