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戍边华农人】赵震宇:援疆60载,只为真菌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我校坚持戍边卫国工作,并将其开展得扎实有效,这体现了一所农业大学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期间涌现出“葡萄奶奶”“大山深处好警官”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今天,让记者带您走进新疆农业大学退休老教授、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虫害专家赵震宇,一起感悟一个老校友的不平凡的戍边卫国华农人的精彩人生。

编者按:“戍边”一词,源于西汉早期,“置校尉,屯垦戍边,士卒亦兵亦农,亦耕亦战”,是中国古代经略边疆的重要策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管理,开展了大规模的屯垦戍边运动,帮助当地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华农作为内地重要的科研单位,也加入了这可歌可泣的戍边行列,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华丽乐章。以1954年为例,华农毕业生不到200人,而分配到新疆却占20人,他们辗转10余省份,行程4000多公里,履黄土、过草地、爬雪山,历时30多天,来到天山南麓。彼时风沙狂虐,沙子刮走了汽车表面的油漆,只剩下锈迹斑斑的铁皮……然而,他们一到新疆便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中,披荆斩棘、高歌猛进,一代代扎根边疆,开创了傲人事业。新世纪,以2010年第一次新疆工作会议为开端,华农的援疆工作进一步加强。时至今日,华农每年还派出10余人不等的援疆队伍,奔赴在边疆各地,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扶贫等工作,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和事实证明,华农的戍边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这体现了一所农业大学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涌现出“葡萄奶奶”“大山深处好警官”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

长久以来,边疆地区以胡杨精神来形容屯垦戍边,新疆尤为如此。胡杨,顽强地生存在荒漠中,有“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美誉。华农戍边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和坚守在边疆,传承着胡杨精神,默默地为当地发展添砖加瓦。从本文开始,校新闻中心将陆续推出【戍边华农人】系列通讯,撰文以记之,用文字再现一代代戍边华农人的奋斗印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农人 真菌 赵震宇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