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培育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扶贫先扶智。为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致贫、返贫和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以教育扶贫催生产业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三年来,学校选派有经验的专家到建始县担任科技副县长,选派博士服务团5批、挂职干部14人次、科技特派员18人次、“三区”科技人才计划27人次,先后派出专家学者教师1152人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举办专题培训班4期,以特色产业人才、农业局和乡镇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为主体培养了一批带领发展的领头雁;研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组织专家编写发放农户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术手册2万余份,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际操作培训和技术讲解117场次,培训人员8340人次。
三是形成产业精准扶贫合力。学校坚持以举校体制,统筹学校和社会资源,邀请16家企业共帮助引进魔芋飞粉酵母培养物生产、蓝莓种植、乌龙茶加工和猕猴桃果酒加工等11个项目,投资约8060万元。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等9个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吸纳9名科技特派员进驻。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互联网+基层农业科技服务”、选派研究生支教团支教等方面的工作。
四、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4年产业精准扶贫,成功促成了魔芋、猕猴桃和山地蔬菜等5个过亿元的产业,景阳鸡等5个过2000万元的产业。精准扶贫的10个产业新增产值5.62亿元,其中培育的4个新兴产业2015年产值达2亿元;带动建始县11759户共41276人脱贫。
五、三年扶贫实践,我们有两点重要体会。一是做好扶贫工作要有深厚情怀。扶贫攻坚是春风化雨的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必须带着深厚的情感去做,付真情办真事,做实事办成事,才能把扶贫工作做好做实。二是产业扶贫需要科学设计“组合拳”。既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以培育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为重点,统筹安排技术、人才、资金、教育等资源投入,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会议要求和汪洋副总理指示,坚持深入地开展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3万贫困户,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1.7万贫困户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实现3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我们坚信,在国务院扶贫办正确指导下,在湖北省全方位支持下,经过华中农业大学和建始县共同努力,建始县一定能如期“脱贫摘帽”。
(注:本文是我校党委书记李忠云在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略有删减。相关链接://m.astracash.com/2015/1214/44193.shtml)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