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新疆南部,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大漠的北沿、天山南麓,有座兵团新兴之城阿拉尔市。千年流淌的塔里木河穿城而过,抚育一代代南疆儿女;在塔里木河之畔,矗立着一所大学,它就是“离沙漠最近、离北京最远”有“沙漠学府”、“塔河明珠”美誉的塔里木大学。
在这所特殊的大学里,有一个张老师,“张老师”似乎是塔大对张利莉老师的专属称谓,在校园里,普通学生认识她、普通教师记得她。
她便是我校校友,在我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前后达6年,也算是地地道道的华农人。期间,先后师从赵学慧、胡正嘉、杨新美、喻子牛教授。
她是留学归国人员,普渡大学、东京大学留下了她的学习身影,然而,她人生多次重大决策都殊途同归——义无反顾选择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塔里木大学。
她是一个有理想的科研工作者,主持“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教育部、人社部、农业部、自治区、兵团等各级课题共计21项……
同时,她还拥有很多头衔,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自治区教学名师、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9年10月1日,张利莉作为新疆建设兵团唯一教师代表参加建国60周年观礼
一个执着的坚守者
11月的天山已经白雪皑皑,它横亘在新疆中部,过去的此时,天山由于极端的天气已封山月余。然而张利莉的故事得从36年前的那个炽热的高考说起。
1979年7月,刚满16岁的张利莉参加高考,被塔里木农垦大学(塔里木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塔大)农学专业录取,心气儿很高的她尽管没有考上理想大学,但还是做出抉择——去塔里木农垦大学报到!她始终坚信,路在自己脚下。她在老师们的关爱、启发教育中,热爱上了农学专业,几乎看完了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大学四年学习勤奋,努力刻苦,成绩名列前茅。
1983年7月,张利莉以优秀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成为一位年轻的微生物学老师。但由于农学专业毕业,需要在教学中充实更多的微生物学知识。就这样,她被派往当时国内微生物学领域翘楚之一——华农进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