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琏教授充满激情地讲授(供图:张云)
南湖网讯(通讯员顾新宇 王雪芸)10月14日下午,由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年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首场专题讲座在人文楼M115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由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郑用琏教授带来题为“浅谈驾驭课堂的动力与能力”的名师讲坛。80余位我校近两年新进教师参与学习与交流。
三尺讲台,师爱为魂
郑用琏平常讲授“分子生物学”的课堂地点是有着800人座位的扇形大教室,尽管其规模绝无仅有,却仍然一座难求。他认为,他的课堂之所以如此富有磁力,正是源于自己“崇尚师德,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而这,也正是驾驭课堂的动力所在。在他看来,驾驭课堂,意味着要吸引800人的视线,凝聚800人的思维,因此,秉持“师爱之魂”的理念尤为重要。有了这个理念,才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热爱,对求知学生的感情与关爱。因此,他曾对他的学生们这样说道:“哈佛的学生与你们对世界是一样的重要,我与哈佛的教授对你们也是一样的重要。”
三尺讲台,于他而言,情系着学生的渴望、家长的希望与国家的期望。因此,他呼吁广大青年教师要上“激情课。”何谓“激情课?”非师范专业毕业的郑用琏从35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了自己的三个标准:洋洋自得的陶醉、满满自信的投入和昂昂自若的讲授。他指出了当代大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这是学生面对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死板的无声抵御,是学生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的无声建议!因此,教学并不是一场伟大的“暗恋”,其关键在于如何将信息的碎片化转化为知识的系统化,如何将阅读的趣味性提升为分析的逻辑性,并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问,启迪学生思维,做到教学共相长、师生同受益。而这些也正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和用心教学的效果检验。
学高为师,科教互促
学高为师,被郑用琏视为教师的基本功,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与扎实的功底,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讲述的逻辑性与启迪性,表达的严谨性与生动性。在这里他指出一个误区,即生动的表达,口才的魅力不在于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更是德识才学的素质体现。多数人只知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满碗水,但郑用琏认为,教师还要有一眼泉水,才能永远装满一桶水。而这眼泉水,则需要依托教师纵观学科的历史、现状、前沿,深究课程的全貌、章节、论点,熟知学科的理论、实例、概念,提炼严谨的要义、结论、观点。
对于教学与科研,在郑用琏看来,二者并不冲突,反而还应互促共进。他认为,科研是丰富教学内容的资源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根基,因而他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将科研思维贯穿教育全程,将学风培养扩展于课堂内外,启迪学生的科研思维,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诚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育不是工业模式,不能以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而是农业模式,给予学生适当的土壤、养分和阳光,让他们自主成长。郑用琏也推崇“不是把学生的篮子装满,而是帮学生把灯点亮”的教育模式。
传正能量,八荒师表
在谈到如何做到“师德为上,身正为范”时,郑用琏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职业道德,红线七条;不踩不越,正己守到;言谈举止,映衬情操;传正能量,八荒师表。郑用琏说:“教师是个良心活,要对得起学生。教师的工作涉及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然后,他结合自身经历,谈到如何在日常的细节中彰显为人师表的风范,如:“每次上课会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来迎接上课的同学”、“主持学生的婚礼”、“为学生写推荐信都是手写,从不使用打印机”、“要求研究生当面宣读学术承诺书并签字,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实验记录本”等。
郑用琏在如何指导学生选题时说:“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取笑打击、不强行压抑、不拒之门外、不随意摈弃。相反,我们要因人定题、要留有余地、要扬他之长、要量体裁衣。”同时,他要求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的产出目标,从文章、专利、成果到产品严格遵循。“产出是向纳税人的汇报、是对承诺书的兑现,产出是学生学业的考核、是学生求职的硬件。”他进一步强调。
最后,在谈及为师的道德品行及人格魅力时,郑用琏总结为:满腔热情待人,严格认真干事。在结合担任五年省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经历的基础上,他从“关注三农问题,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无私无畏无忌”两方面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仅2011年以省人大常委、省政府参事身份提交各类提案、议案就有20余件,他还分享了关于《某县干部放火烧山,强行占林地的问题反映与再反映》这一提案过程中他对远在海外求学的学生回信说:“举报再次上载,纪检已经进寨,省长亲自圈阅,批复指日可待;我虽city boy,但居山村六载,热爱农业科研,关注三农事态;身为人民代表,深知农民无奈,又为政府参事,参政责无旁贷;面对毁林事件,与你同有感慨,心情颇为不安,理智不可安耐;国有明文法规,党有纪律制裁,贼人置若罔闻,你我不懈不贷。”最终帮助农民维权成功。
二个多小时的讲座后,郑用琏回答了青年老师们关于如何快速过好教学关、如何寻找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等现场提问。工学院新近教师易宝军说:“听完郑用琏教授的名师讲坛,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对待教学工作要多花时间、肯下功夫、用心琢磨,课堂质量要精益求精,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渐培养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据悉,此次讲座是学校组织的2016年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专题讲座之首场。之后,以新教职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相关日常服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专题讲座将在2016年10月-12月陆续开讲,每月开设两场,内容涵盖:课堂教学发声艺术、微课慕课设计与制作、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学校科研财务制度管理、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等,旨在帮助新教职工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迅速提升自身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审核人:肖湘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