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井冈山在教科书里面;中学时代,井冈山在考试大纲里面;匆匆大学,鲜有人再提井冈。
工作后,琐碎繁忙,物质充裕,但关于精神、关于信仰,还需再认知。
他们都说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关于90年前的井冈山,有何种魔力?
500里井冈,埋葬着多少英勇的忠骨
8月25日 晴 19-29℃
凌晨的雷声和早上的大雨似乎让青年教师们起得更早,不到7点20,老师们已经到齐。打开花名册,映入眼帘的是教授、“优青”、博士、“海归”、博士后……
而就在上车不久,就有同事开玩笑:“上了井冈山,汲取正能量,能发好文章。”这样的玩笑可能是偶然,但也是事实。殷平教授,2015年上山,2016年一篇Nature问世;位灯国教授,2016年上山,深受感染,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铁行至湖南,取道衡阳东再上井冈山。蓝天白云之下,井冈山树木苍翠、溪流潺潺,山抱水环、葱绿欲滴,层峦叠嶂、地势险恶,五指山巍峨、大旺水湍急,“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大巴车播放的电视剧《井冈山》让车里的老师们争相讨论。“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八角楼的油灯”等故事让人好似回到了那烽火硝烟的激情岁月。电视里的一句话让人感慨:巍巍500里井冈,究竟埋葬着多少英勇的忠骨?
到了基地,入住、洗漱、小憩,之后便是开班式。基地黄鹤主任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这里是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天然的教育课堂。”寻找缺失的信仰,让心灵得以洗礼,让灵魂得以涤荡,这成了很多老师们的心声。
下午的教学安排非常紧凑,安全教育课、三湾改编专题课、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等让青年教师们深受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潜移默化的道理,至深至诚的教化,把井冈山精神勾勒得清晰明了。
课后,文法学院田北海教授很有感触地说:“井冈山精神就像是粟裕爬10公里找队伍的信念,无论走多远也不忘记出发点。”无独有偶,植科学院陈伟教授也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不忘初衷,就是对井冈山精神最好的传承。”
是晚,月明星稀、空气甜美,和风轻抚、气温舒爽。唯有下半夜的雷声和雨声,又急又快、酣畅淋漓,似乎在演绎当年革命的急切与壮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