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学校评选出了2017年大学生标兵。十名大学生标兵各具特色,却又同样优秀。
近日,学生工作信息中心联合本网采访了大学生标兵们,记录他们成长中最动人的微故事,展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将陆续刊发。
朱昰聪:缘起少年,初衷不变
小时候,在化学工程师爷爷“稀奇玩意”的诱导下,朱昰聪被化学的魅力所吸引。他拿着每月填饱肚子后剩下的零花钱跑进化学试剂店买药品,回家后就照着书本里的样式,小心翼翼地摆弄每一个“实验”。
大一,没有学过生物、化学的朱昰聪在兴趣与梦想的指引下守住了自习室的冷板凳。他一有空就去自习,周末七点准时起床去翻阅课本,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就一遍一遍地去看、去画、去理解。七百页的生化教材,一年后翻到了发黑磨损。这些努力为一学年只出了一次校门的朱昰聪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储备。
大二,朱昰聪进了实验室,童年的屡次尝试成为了他完成各种实验的动力,让他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实验疯子”。据朱昰聪回忆道,夏夜某晚因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就找了辆小黄车,半夜十二点匆匆赶去实验室,为了挑符在实验中合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又凌晨五点跑去了小红楼。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昰聪的名字最终被挂在了所发表的论文中作者一栏。
钟芷漫:苦战数模,突破自我
“数模竞赛是一个特别磨练意志的过程,为数模而战的那段日子,是我大学三年里最难忘的几个月。”谈及数模竞赛钟芷漫这样回忆道。
在数学建模的课堂上,她体验到了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奇妙。当时,适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始报名,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数模竞赛组。一次次集训、一轮轮考试、一层层选拔,她凭借顽强的意志与过硬的实力脱颖而出,担起了队长的重任。
运用从未接触的软件,建立完全陌生的模型,收集浩如烟海的数据……重重难题非但没能压垮刚开始接触数模的钟芷漫,反而让不愿服输的她愈挫愈勇,发誓要在数模世界里开创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比赛和训练前,她总会抓紧利用好短短三天的时间,与队员们没日没夜地一起讨论,共同查阅文献,经过不懈的努力慢慢找寻问题的突破口。
代淑芬:徒步40分钟,暴雨中疾行
在代淑芬的眼中,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特别能坚持,有韧劲,能吃苦。”在科研的道路上,2016年的那场暴雨令她记忆犹新。
当时正在备战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的代淑芬团队需要上交某个零件的三维图,在翻遍图书馆的历年作品后也没能找到需要的资料。为此,她们只好亲自去市场采购。但由于暴雨,出租车不能开进校园内。又因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代淑芬和同学只能步行40多分钟到达目的地。“下过大雨的地面坑坑洼洼,积满了水,稍有不慎就可能踩进一个深水坑。”代淑芬说。
到了市场,因为每家店铺卖的东西都不一样,不清楚零件具体应去哪家买的代淑芬团队为了找到所需零件,便一家一家地问。那一天,由于天冷而感到身体不适的代淑芬仍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在找齐目标零件后,几个姑娘抱着几公斤重的零件步步铿锵。
王志琦:百篇新闻,笔耕不辍
文科出身的王志琦,偏爱且擅长对文字精准而感性的运用,但对理科知识却是个一无所知的“科研小白”。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她主动报名参加了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一期“科学传播”研修班并在后来采访殷平团队的过程中,花大量时间弄懂生化专有名词,查阅晦涩难懂的资料文献,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界传递属于华农的学术声音。
学生记者的身份让王志琦有机会探寻植物科学、基因组学、Nature、PNAS……等词汇背后的学术含义。
这些挑战与机遇让王志琦曾先后获评华中农业大学“年度最佳记者”、“十佳新媒体原创作品”、“资深记者”等称号,目前大四的她已累计在《科技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校内外媒体平台发稿近百篇。
文字作者:通讯员 张可意 李欣雨 黄蓉 杨诗虹
供图:学通社记者 周子恒
审核人:周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