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奋斗的青春】杜逸飞:迎风前行 仗耒深耕

核心提示: 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1703班的杜逸飞,在与华农朝夕相处的岁月中,从一个被华农风吹拂的人,变成了一个迎风而上的奋斗者,本篇将讲述属于她的故事。

“我渐渐从一个在南湖边被风拍打的好奇女孩,成长为一个在狮子山下迎风前行的奋斗者。”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1703班的杜逸飞,狮山下求学三载,或艰苦,或疲惫,或迷茫时曾想过放弃,但她没有辜负这三年的时光,面对徐徐展开的未来画卷,她充满信心与希望。

杜逸飞-生活照2

杜逸飞的生活照

砥砺前行的“追梦者”

大一进校时,旁听当时的大学生标兵演讲,杜逸飞就暗自定下“梦想”,有一天也成为这样的人。她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三年来,实验室1000多个小时的钻研时光,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科研小白的成长之路;田间地头扛起锄头翻耕播种,辛勤与汗水浇灌着每一株植物茁壮成长;第三综合楼热火朝天讨论活动内容的身影,是她尽心尽力工作的最好见证。

专业的“领头羊”、学弟学妹口中的“榜样学姐”,在别人眼里,杜逸飞的大学生活充实精彩,但她深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坎坷和失败相伴她成长。

回忆起初次接触专业核心课《作物栽培学》时的那段日子,专业书籍上陌生拗口的专有名词,老师游刃有余的快节奏教学,都让她感到些许焦虑。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系统地学习,阅读相关文献,为自己的每一个尝试负责。

杜逸飞-实验室照片

杜逸飞在实验室做实验

杜逸飞-田间实践

杜逸飞参与田间实践

乘风破浪的“奋斗者”

“在选择面前,我并不是一个随主流的人。”面对选择,杜逸飞经常会问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她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初心。对于什么时候进实验室的问题,杜逸飞不急不躁,在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自己首先需要把基础打牢固。

学习之余,杜逸飞积极参与各种比赛。负责“半亩方塘”农田景观设计项目,在杜逸飞眼里是痛苦且幸福的过程。准备比赛的那段时间,杜逸飞和她的团队常从清晨忙到深夜。杜逸飞负责统筹整个项目,承担团队比赛幻灯片制作和现场答辩的工作。尤其是在后期准备阶段,一份稿子一天可能要念上几十遍,每一个字都需要细细斟酌,同时还要调整神态以及肢体动作,这些在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事却从未让杜逸飞感到厌烦。正是有了这些训练,才使她即便在面对现场突发状况时也没乱阵脚,最终顺利完成答辩。她带领的团队最后获得了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

“她学习优秀,工作专注,有着自己明确的规划,总是能把所有事情不折不扣地完成并且常常创造‘凡事多想一步’的惊喜。”对于杜逸飞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上的表现,她的辅导员熊攀攀如是评价。

杜逸飞-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杜逸飞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满腔情怀的“躬耕者”

“她好像不会累一样,”这是同学们眼中的杜逸飞,“无论什么时候总是能将时间分配得很好。”

因有对学生工作的情怀与热爱,她大三期间担任植科院团委负责人,每一段经历对于杜逸飞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杜逸飞描述着自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工作日程时说道:“我不是没有休息,只是交替着做另一件事,对我而言就是另一种放松。疲倦会有,但我更怕闲着。”工作并不是负担,也没有让她感到厌烦,相反,杜逸飞享受学生工作带给她的充实感。 

担任学院团委负责人需要统筹多个部门,杜逸飞在和大家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培养了真挚而坚固的“战友情”。“工作之余我会和大家一起跑南湖、约自习、看电影及参加校园里其他文化活动。我会和他们一起交流关于未来规划和选择的问题,在生活中对他们多一些关心与支持。”杜逸飞很高兴自己能为“战友们”提供帮助,被大家需要对她而言是一种幸福感。

“在一次团支部参评‘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的准备过程中,临近截止时间,杜逸飞直到深夜还一直陪着团支部的同学,帮助参与者纠正每一个动作和调整每一句话的语气,与大家一直奋战到了凌晨两点。”来自植物保护1704王健菁回忆起一起工作时难忘的时光,还觉得历历在目。

植科院党团学部门负责人合照

植科院党团学部门负责人合照(第三排中间为杜逸飞)

“人生不必时时刻刻无所畏惧,不必时时刻刻自信十足,只需不断起身去做。”这是杜逸飞最喜欢的一句话,同样也是对她最真实的写照。对于未来,杜逸飞表示,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党员,希望能把青春所学所获奋力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未来的杜逸飞会继续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迎风前行,仗耒深耕。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朱亿 黄丽云 审核人 孙超)

责任编辑:徐行 欧阳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