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2021年湖北水稻大会发出倡议——用新技术呵护水稻生产

核心提示:4月29日,2021年湖北水稻大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全省300余位专家学者、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和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支撑湖北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水稻大会,释放了诸多信息。

QQ图片2021050612500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澍森 通讯员 蒋朝常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关系国计民生。4月29日,2021年湖北水稻大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全省300余位专家学者、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和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支撑湖北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水稻大会,释放了诸多信息。

加快研制“绿色超级稻”

种子就是生物里的“智能芯片”。“以提供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为总体目标”的洪山实验室走在时代前列。会上,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熊立仲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建设情况。据了解,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正式批复组建首批7个湖北实验室,负责生物育种领域的洪山实验室是其中之一。

针对农业和食品产业链的重大需求,由实验室主任张启发院士团队研发的“绿色超级稻”,是根据基因组序列和功能基因信息制作的水稻育种芯片,目前该研究已经和北大、华农等高校开展合作。

张启发表示,有色稻米“黑米”营养丰富,富含花青素,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但多年来,黑米在市场上一直被列入杂粮的行列,生产和消费量都很低,其真正的价值尚未被人们认识,应该重视和发掘。

科学防虫提高稻米质量

好的种子离不开好的生长环境。研究专门取食水稻的褐飞虱多年,坚持与害虫作斗争的武汉大学何光存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水稻害虫防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国内外同行合作,在2019年克隆了水稻第12染色体长臂上的一个抗褐飞虱基因BPH9,揭示了抗虫基因等位变异,是水稻改变基因应对褐飞虱种群变异的重要策略。

米饭的美味程度和农药化肥息息相关,氮肥用得越多,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越低,味道越差。在培养水稻的过程中,以蛋白质含量为切入点,应用最新的防虫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稻米的质量,促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

稻虾共养带来高产高效

提起湖北的水稻,就不得不提起小龙虾。2016年,全国小龙虾产值564.1亿元,经济总产值1466.1亿元,全产业链就业人员近500万人,“湖北籍”的小龙虾占全国一半。

“稻田种养正在引领湖北农业变革。”张启发院士介绍,目前全省有1000余家稻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和200多个千亩标准化连片示范基地。产量高效益好的小龙虾产业是稻虾共养模式的“致富法宝”。一田两产,一水两用,虾稻共养给农民带来收入成倍增长。如今,这种“双水双绿”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原文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105/06/content_96522.html

本文刊载于《湖北日报》2021年5月6日03版

责任编辑:孔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