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举行“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论证会

核心提示:7月10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论证会在第一综合楼A202会议室举行,来自校外多所高校的院士、教授,校党委书记高翅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政班子、系教研室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科方向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梦源)7月10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论证会在第一综合楼A202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主任何光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鲁友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剑峰教授、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所长陈雁研究员,校党委书记高翅、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财务与资产管理部、国际合作与交流部、人力资源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政班子、系教研室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科方向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和希顺主持。

校党委书记高翅在致辞中表达了对论证专家的欢迎。他指出,高质量编制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是推进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生科院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要注重学校规划与学院规划统筹衔接,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把握好“三度”,即战略发展的高度、学科领域的广度和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深度,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前瞻性与科学性,着眼于世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有力推动学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熊立仲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学院取得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将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地。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金安江分别从学院发展现状、形势分析、“十四五”发展目标与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报告了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个学院“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对 “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意见。

赵国屏院士从四个方面对学院发展规划提出指导意见,一要以系统性思维明确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发挥生物学、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等学科优势,创新生物学、组学、医学贯通的全链条研究范式,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明确发展任务。二要注重与“左邻右舍”的协同创新,要发挥华农有众多势学科集群优势,注重动物科学、作物科学、医学与健康和人文科学的协同创新与发展。三要抓住国家重点实验室调整变革机遇,将学科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国家重要需求领域提前布局,凝聚力量实现发展突破。四要落实好高校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打牢青年一代“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为解决国家的三农问题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邓子新院士认为,“十四五”要充分发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学院融合发展的作用,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学科交叉,在生物与健康、重要作物的遗传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实现特色发展,解决服务国家战略的“卡脖子”问题;要充分发挥全院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强化党建引领和群团组织作用,建设好“党员之家”“工会之家”,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对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张启发院士指出,制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要弄清“纲”与“目”的关系,做到纲举目张,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认真思考学院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抢抓洪山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等重大机遇;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成立“猎才委员会”吸纳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同时培育好现有青年人才。要考虑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和产业培育,生物种业尚处“星火燎原”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培养好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国家种业战略发展。

鲁友明谈到,要以生物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生物工程学科发展,培育生物医学与健康领域快速发展,可将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转化为三个学科的支撑优势,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学术立院、人才强院。陈雁谈到,要进一步凝练学院学科特色,将生物科学、生物医学与疾病预防与免疫、营养健康结合起来,以黑米等农产品膳食健康研究为入口促进和改善人类健康。汪道文认为,要厘清人才建设“大”与“强”的关系,加大对人才培育的支持力度,生物医学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大健康”战略相结合,与政府、企业一起推进慢病预防、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研究。何光存结合武汉大学课程建设经验谈到,要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培育1-2门全国知名课程和教材;以植物学和微生物学为根基,继续保持水稻研究在全国和全世界的“领跑”地位。刘剑峰谈到,要办具有华农特色的生物医学,要以系统生物学思维,结合基础研究优势与产业应用需求建立农作物营养健康全链条,同时要聚合武汉各高校优势资源建设学科大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共促发展。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专项工作领域,提出了宝贵建议。漆勇政建议,在规划目标和战略任务中要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三全育人”具体举措,注重人才培养实效。李斌建议,要结合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坚持科教产教融合,在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营养与健康一级交叉博士点等方面积极谋划布局,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张拥军建议,在国家级科技奖励、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平台布局与优化等方面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聚焦优势领域,主动作为,培育亮点与特色。韩英霞建议,要做好公共平台的共建、共用、共享体制机制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良好发展平台支撑。赵希庆建议,应做好人才建设“一院一案”,按需设岗,精准引才,精心育才,在人才的“关键成长期”提供精心指导和帮助。曾红霞建议,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国际环境,应积极推进线上国际学术交流,注重加强与国外高校、先进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有国际话语权的学术共同体,提升学院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最后,生科院院长熊立仲代表学院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专家们从“高度、广度、深度、精度”四个维度为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学院将认真消化和吸收会议成果,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院发展定位认真修改完善,以高质量的“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引领学院各项事业改革发展。

审核:和希顺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