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两优一先”故事汇】忠诚于党,继续发光发热

——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陈德光

核心提示: “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付诸于实践并一直坚持的人却不多,但老党员陈德光做到了。正如他写的一首诗中所说:“我们的伟大事业,就要我们以顽强生命来完成。”本文讲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陈德光始终忠诚于党,继续发光发热的故事。

【编者按】“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伟大的民族需要精神的滋养,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南湖新闻网即日起将陆续刊发【“两优一先”故事汇】系列报道,集中展示一批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以此为标杆,在本职岗位上提高政治觉悟,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恪尽职守、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比学赶超共创一流。本期报道“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老党员陈德光一心听党话、跟党走的故事。

陈德光与部分获奖者合影(中间:陈德光)

陈德光(中)在全国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陈德光 供图)

走进一间普通的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很旧的书桌,上面整齐堆放着一摞书籍和资料。见到记者来后,他熟练地打开电脑,找到自己在今年4月写的一篇文章,边浏览边和记者说道:“正是党组织的需要圆了我的大学梦和教师梦,‘听党话,跟党走’是我这辈子的准则。”

这位今年已经84岁高龄、55年党龄仍笔耕不辍的老人,就是老党员陈德光。

求学:两本书籍,埋下党的种子

陈德光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充满了坎坷与困难。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考试的科目数量增多,让他的大学梦差一点破碎。在老师杨虞章的建议下,陈德光改写了自己的大学意向,选择报考了更符合自己条件的荆州农校,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起初,因为学校会提供生活费和课本教材,没有了经济方面的担忧,所以陈德光一心扎入专业学习的海洋,认真钻研,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专业书”。但后来,图书馆的两本书,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当时,在我读过的非专业课的书中,《把一切献给党》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陈德光说道。在他看来,吴运铎和保尔·柯察金有着及其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有着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与敢于开始新生活的勇气,这两本书中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献身主义为陈德光的精神世界打开了新的大门,促进了他在思想上的进步。陈德光说:“他们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并如何为之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此,陈德光逐步改变了之前只关心自己的专业学习的想法,一颗党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并正在生根发芽。他开始积极融入班集体,尝试投入社会工作,后来陈德光被选为了团支部宣传委员,践行服务精神。

工作:六次辗转,听从党的指挥

陈德光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他先后担任过见习助教、学生辅导员,担任学生科、组织科、师资科以及校纪委的工作。对于他而言,工作是多样的、职位是可变的,但不变的只有他心中的的准则:“听党话,跟党走”。当面对“到农村去”和“到机关去”这两个选择的时候,一直有着“教师梦”的陈德光又怎么能不犹豫呢?“曾经的代课经历让我有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当时的分配方案中恰好有‘机关’的名额,如果我填报‘机关’,就有可能实现我的教师梦”,他讲述道,“但在反复思考之后,我还是认为,作为一个正在争取入党的青年,不能对我曾经的表态失言,所以我决心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陈德光在填报表上亲自写下了“恩施”“宜昌”与“荆州”这三个志愿,在那时,这些都是湖北省的所有县市中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陈德光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感恩之心,有了党组织的帮助,他才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此刻,正是他回报党组织的时候。

然而,这次选择不仅仅是对陈德光的一次思想上的考验,其实也是命运送给他的一份小礼物。分配结果出来后,陈德光被分配到了省高教厅,又由省高教厅分配到华农,分到植保系昆虫教研室担任见习助教。

1964年9月1日,陈德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在他认真做着助教的工作的时候,组织上找他谈话,计划将他调配至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相比于助教,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工资更低,职称升迁也更难。但是陈德光还是坚持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原则,接受了组织的调配。正如他所说:“名利不重要,一个人有再多的钱,生带不来,死带不去。重要的是,党选择把你放在这个岗位,就说明党信任你可以做好这份工作,那么你就应该在这个岗位有所作为。这才能对得起党的信任、对得起工作,也对得起党员的本色。”

退休:一所大学,不忘党的需要

在陈德光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共产党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那么如果没有人来搬这块砖呢?是选择安心地过上悠闲的生活?还是选择自己主动去到需要帮忙的地方,继续让“砖头”发挥自己应该有的作用呢?显然,陈德光选择了后者。

退休之后,他并没有闲着,反而筹备起了“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全称为华中农业大学老年大学,于2002年成立,距今已有19年的历史,随着它的不断发展,班级和学习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从开始的每学期8个班,共400余名学员,增长到现在的50余班,共1700多名学员。

作为老年大学的创办者之一,同时也曾担任“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陈德光谈道:“有些老人们在职时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无法得到展示和提升,退休后恰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而且即使退休了,我们还是需要不断沉淀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出于这一想法,“老年大学”本着“实际、实用、贴近老人需求”的教学原则,开设的课程多以老人们的兴趣爱好为主,例如绘画、钢琴、摄影、剪纸、瑜伽等。

同时“老年大学”也与校内的大学生志愿队伍建立联系,定期为老人们讲解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方法。陈德光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补新、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继续前行。

想要办好老年大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陈德光和其他的创办者们便到其他的老年大学去学习他们的创办经验,并找寻适合自己的创办方法。当时,小到调解老人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大到每年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对外宣传等,很多工作都需要陈德光亲自负责。

“责任是做人做事的立足之本。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发扬勤奋实干精神,敢于担责,主动作为。”现在,在“老年大学”工作了12年的陈德光虽然已经卸下了常务副校长的“盔甲”,但他仍然没有闲着,而是以“老年志愿者”的身份继续与大家一起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老年大学,继续忠诚于“老年教育”,继续让自己这块“砖”发挥“余热”。

“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付诸于实践并一直坚持的人却不多,但陈德光做到了。正如他写的一首诗中所说:“我们的伟大事业,就要我们以顽强生命来完成。”

始终忠诚于党,陈德光将继续发光发热。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王景攀 审核人 龙健飞)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