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耕读路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师生赴张掖播下种业发展的“三粒种”

核心提示:7月中上旬,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洪登峰教授、鲁少平副教授及王燕老师三位老师和2019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30位本科生一起,跨越1900公里赴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甘肃张掖开展为期7天的专业实践,为培养农科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农业情怀与责任感种下了“三粒种”。

微信图片_20210719100944

01

师生在张掖田间劳作

7月中上旬,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洪登峰教授、鲁少平副教授及王燕老师三位老师和2019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30位本科生一起,跨越1900公里赴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甘肃张掖开展为期7天的专业实践,为培养农科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农业情怀与责任感种下了“三粒种”。

理论遇见实践 播下钻研学业之种

位于河西走廊腹地的张掖海拔较高、光照长、气候干燥,拥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这里有着130.73万亩的耕地被用于玉米、油菜、蔬菜和花卉等的制种,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的制种技术在这里被用于实践。在张掖市明永镇燎烟村和龙渠镇头匣村的甜糯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植科院师生深入玉米田间进行套袋、去雄的生产实操,实地学习“行比”“满天星”等父母本布局方法,了解玉米单倍体育种过程等相关知识。洪登峰教授将课堂搬到了民乐油菜制种基地的田间,同学们齐聚田埂学习油菜制种背景与途径,练习田间区分油菜可育系和不育系方法。在甘州区的出口甜椒制种基地,同学们了解到这里的杂交种纯度需要达到99%以上,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完成了辣椒的人工去雄和授粉操作,实地深刻的领悟到操作的准确性和杂交种纯度之间的关系。

种子科学与工程1901的周怡辰在进行玉米去雄后分享到,“我的去雄操作比较生疏,稍不注意就会伤到玉米叶片,但是当地农民经验丰富,在生产种锻炼出的方法效率非常高,他们的辛勤和智慧值得我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1901的黄圣则对这次深入生产一线的学习印象深刻,“这次在生产中的学习方式与我平时坐在教室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在教室的学习更偏向概念的掌握,而此次实践让我更直观地明白制种过程,也让我见识到了应用在实际制种中的前沿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奋斗邂逅担当 播下振兴种业之种

在农业科技行业巨头先正达旗下的三北种业公司学习期间,临泽县玉米制种基地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公司统筹管理、当地农户承包种植”的优化经营模式和“水肥一体化”高效灌溉方法。同学们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观了玉米种子从捡穗、烘干、脱粒、精选到最后包装的一整条加工生产流水线。

1999级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校友、先正达集团中国玉米SPR技术经理王世玉同种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展座谈。王世玉对先正达公司作了整体介绍,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特别谈及对我国种业领域“卡脖子”的问题理解,指出农作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在先正达15年的工作经历,他勉励同学们“不拘泥于专业束缚,增长自身学习能力,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任。”

种子科学与工程1901的道藏睿谈到,“这次座谈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了身上所肩负振兴中国种业的使命重担,在这里不仅学到了不同于课堂的新知识,更坚定了我未来继续钻研专业知识的信心。”

青年缅怀先烈 播下学史力行之种

“课堂思政”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力点。在完成蔬菜制种实践和戈壁葡萄生产参观后,全体师生来到了位于高台县境内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这里掩埋着转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烈士的忠骨。“1936年10月,由于时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渡河部队奉命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两万余名西路军将士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半年之久,歼敌250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等因素兵殇河西走廊。”在聆听完讲解员对红军西路军的介绍后,洪登峰老师带领团队在纪念碑前为牺牲的烈士们默哀。

团队里的刘仁杰是一名预备党员,在参观纪念馆后他感触良多,“以前很少听说关于西路军的故事,今天才了解到西路军壮烈的战斗历史。这些英勇的革命烈士为我们的今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的牺牲,要肩负起身上的使命与重担。”带队教师洪登峰在瞻仰烈士名单时略带哽咽地感慨道:“这群红军战士在面对艰苦卓绝的环境和数倍于己的敌人时,没有丝毫退缩,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用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面对一切困难,满怀理想,视死如归,战斗至了最后一刻!”“我们国家的种业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当前的发展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一段路要走,希望我们的种业后浪们能够在了解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艰难困苦,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国的种业发展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助力国家把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

据悉,本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是我校该专业首次进行长时间、远距离、近生产的校外实践。此次实践旨在同多家制种企业联合,聚焦生产一线,促进学生学习了解商业制种情况,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达到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此举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校企协同育人、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实践。

(本文作者系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马桓 练人杰 审核人 洪登峰)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