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新生周】杨万能教授与新生畅聊“表型与农业的美丽邂逅”

核心提示:9月20日晚,三十余名新生围坐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万能教授的身旁,师生共同与“表型和农业”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倍阅书店——近年来华农人新的“文化地标”,这里的灯光为整个房间渲染上温馨的暖橘色,淡淡的咖啡香抚平心中的急躁。

9月20日晚,30余名新生围坐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万能教授的身旁,师生共同与“表型和农业”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回顾:理工男与农业的初相遇

“我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 杨万能从这句话开始,带领同学们走进他的故事。

杨万能教授正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记者 川竹 摄)

杨万能教授在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记者 川竹 摄)

据他回忆,本科阶段,他因“觉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好玩”而选择了这一交叉学科专业,接着便学习了很多关于生物、工科、信息和医学的内容。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光子学、解剖学、C语言、模电、数电……虽然学习的内容很“杂”,但杨万能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有用处。“有些课程知识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知识框架体系依旧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从此也埋下一颗交叉学科的种子。”他说到。

研究生阶段,杨万能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做好了第一个课题。“在做课题时,我会去查找相关论文,但在查找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论文中有两个地方是错误的。”他随即将错误之处改正,并用自己的技术完成线阵列CCD芯片设计和组装,最终迎来课题的成功。

“所以说,我们要有科研批判精神,”杨万能总结,“在科研时,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尤为重要。”

“因导师与张启发院士的相遇,原本身处在华科的我,和华农产生了交集。” 2007年,为了“作物表型”的科研课题,杨万能原计划来到华农做两个月的研究。“结果我一来,好像就再也回去不了了,转眼就14年啦!”他幽默的语言引得同学们欢笑起来。

探索:关于“交叉学科”的那些事儿

“在今后科研阶段愿意‘下田’的同学请举手!”杨万能话音刚落,不少同学就举起手来。见此情景,他说道:“很高兴大家能有这样的热情。现在愿意下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未来的农业还是需要我们来发展。”

2011年,杨万能毕业后进入华农从事关于“智慧农业”的工作。刚开始他的家人们不太理解,他们质疑道:“难道你要去华农种田吗?”而他是这样解释的:“我是去华农用技术和智慧来种田”。近几年,作为交叉学科,智慧农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其实很多专业,像植科、动科、园林、水产,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都应该在前面加上‘智慧’二字。”杨万能认为这些专业都有交叉学科的影子。

随后,杨万能介绍了他所在的作物表型研发团队,这是以需求和兴趣为导向,由五个学院组成的学科交叉团队。他与同学们分享了团队的日常工作,并对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出感慨:“各学院师生在一起交流的氛围为学生成长和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新的创新源泉。”

同学们正在听讲(记者 川竹 摄)

同学们正在听讲(记者 川竹 摄)

生物工程2102班胡显森发出疑问:“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农业专业是否能成为主流学科呢?”杨万能认为,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们的思考,智慧农业的发展浪潮势不可挡。在未来,传统农业需要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交叉融合进行提升和改造。

交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杨万能来到华农与“植物流水线”朝夕相处的那些日子,他发现实验涉及了PLC编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于是,他自学了这两门技术,成功实现表型设备全自动一体化,这也为后续表型技术产学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及学习初衷,他说:“没有人告诉我需要学会这个东西,我学习是因为我有兴趣,并且需要精通这门技术,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认为,人才培养是多元化的,且不同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兴趣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兴趣才是人生最好的导师。他曾根据项目需求和兴趣自学机械设计、图像分析、数据分析等多门课程,并鼓励同学们结合兴趣自学其他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认真聆听的同学们(通讯员 侯国涛 摄)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通讯员 侯国涛 摄)

“老师,如果把爱好当作职业,那在几十年后我们会不会产生倦怠呢?”智农2101班吴乐驰提出问题。“我不会把爱好当成职业。”杨万能这样回答道。他认为,兴趣是“动态”的,现在的爱好并不代表未来的爱好。

现场有些同学提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现在就读专业不同,并为此感到苦恼。杨万能对他们说道:“不要想太多,尽你百分之一百、甚至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去学习每一门课程,创造机会,然后再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2个小时的交流会很快结束,但同学们仍围绕在老师身边,提问题、加微信、留电话,现场的氛围依旧和谐而有温度。

植生2110班朱万融在活动后和杨万能交流了有关“大学期间是参加社团还是专注学科研究”的问题。她说:“听完杨老师分享之后,我更加明白了未来大学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的目标更加清晰,学习更有动力。”

来自山西的刘海强是园艺林学学院果树专硕的学生,他的家乡现在还是利用“家庭个体承包制”来经营农业。“听了杨老师的分享后,我明白了智慧农业会推动中国农业的集约化管理,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他若有所思地说。也许,一颗交叉学科的智慧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尹叶平 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

责任编辑:蒋朝常 王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