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我为师生办实事】食科院“学”“做”统一保驾护航师生学习科研

核心提示: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习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积极引导师生全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为师生科研学习保驾护航。食科院把“学”与“做” 相统一,以师生科研学习中的难、痛、愁为切入点,聚焦学术,积极探索师生融学的学术交流新模式,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习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积极引导师生全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为师生科研学习保驾护航。食科院把“学”与“做” 相统一,以师生科研学习中的难、痛、愁为切入点,聚焦学术,积极探索师生融学的学术交流新模式,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

学术交流聚焦师生科研日常

“老师交代了笼统的工作计划,但是自己依旧没有思路,要如何跟导师进行有效的二次沟通呢?”这是12月2日工科楼122“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让科研如鱼得水”学术晚茶活动上的一幕。

当天,食品工程系党支部党员教师尹涛与50余名学生面对面答疑解惑。他以现场调查的方式了解同学们的具体困惑,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给出了师生高效沟通6个窍门:换位思考、主动沟通、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富有逻辑、善于总结。

尹涛老师与学生在学术晚茶交流

尹涛老师与学生在学术晚茶交流

尹涛谈到:“同学们平时在跟导师沟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工党员,我想结合我做学生和做老师不同身份下的科研感受,跟同学们聊聊,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参加活动的21级硕士郑晓雪说道:“我参加了6次学术晚茶的活动,每次学院都是聚焦同学们在科研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来进行的选题。尹涛老师的分享拉进了老师和我的距离,老师不是问题的终极解决者,我们还需要根据导师提供的思路,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2021级本科生新生廖垟波谈到:“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逐渐明晰了对科研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了一定的认识与规划,大学的生活需要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兴趣点位置主动靠出击、不断努力。”

面对学生的需求,食科院积极构建“2+2”的双载体加双路径学业领航机制,通过“探索计划”和红色导师两大路径,实现学业指导和学术创新贯穿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全方位。食科院“排兵布阵”安排李斌老师、刘茹老师、李艳老师、尹焘老师等20余名师生党员代表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与同学们进行了不同科研主题、难题的分享,供学生菜单式选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食博士与学生开展科研技能分享

食博士与学生开展科研技能分享

据了解,食科院今年累计开展15场学术晚茶,23次学术社区活动,参与交流的师生达2000人次。

校企探讨食品细分行业前沿

“食品科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但是我们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接触不到行业,不了解行业需求,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现在的课题。”这是20级专硕王琪同学在一次学术活动中提到的学术与生产脱节的困惑。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学生的迫切需求,食科院就专硕的培养改革进行了专题研讨,积极探索“导师+企业”新模式,让科学研究更接地气,科研成果更快落地,有效解决学生的科研难、就业难。

黄琪琳老师与学生交流企业需求与科研创新

黄琪琳老师与学生交流企业需求与科研创新

11月27日下午,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党支部党员教授黄琪琳在倍阅书店和杭州普罗星淀粉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王小芬、曾令军与50余名同学做了“行业的前沿——论潜力型选手变性淀粉”的主题交流。

“企业是发现问题的前端,而我们需要提供理论支撑,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理论研究,能切中行业痛点从而对症下药。”黄琪琳谈到,食品科学是一个面向产业应用的学科,“我们必须要让更多的同学明白我们为何研究,如何研究,才能更好的将科研学习成果与企业生产实践有效衔接。”

此外,食科院建立了13项“校企合作菜单”和企业班主任导师库,充分结合企业需要与科研创新的实际情况,以“科普行、文化节、创新赛、行业说、校友说、体验营”等科研行业交流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食品细分行业前沿,把科研赋予行业需求的动能。

实验室多举措温暖师生心灵

“放假前一定要找到超高压抑制橙皮褐变的处理方法!”“吃颗糖,给生活加点甜,让我们把烦恼、忧愁留在角落吧!”11月以来,这种对话便利贴在新工科楼随处可见。

食科院教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在各楼层休憩区设立心“晴”角,摆放糖果,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口,为枯燥烦恼的科研生活加点甜。师生党员代表化身“心灵导师”,让沟通有温度,形式有广度,带头回复同学们的各种“问题”,给予更多人温暖与鼓励。

心“晴”角温暖师生心灵

心“晴”角温暖师生心灵

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食科院研究生第七党支部发起成立“学生工作事务部”,立足各实验室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倡议全体党员研究生在全院范围内身体力行为全院师生科研生活营造良好氛围,浸润“食研文化”。他们邀请结对教工党员,从实验室安全、科研技能培养和实验室心理健康等三个维度展开实验室文化周系列活动。

“实验室文化的主旋律是科研,但是阳光安全的生活亦是主节奏,二者缺一不可。我们食科人既得刻苦科研,也要快乐生活。”19级博士生徐杨说道。

“你的回合”助力营造科研氛围

党员师生首创开发“你的回合”创意线上科研交流平台,以“互联网+”方式营造了师生共学的学术氛围。11月以来,食科院以“思想交流拓边界,随机智慧绘图谱”为主题,在“你的回合”平台内记录科普日常产生交互联系,通过回合制谈话录进行学术讨论,引导党员师生主动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帮助学院师生营造良好的日常科研氛围。

你的回合科研日常记录

你的回合科研日常记录

“爱分很多种:捏的鱼丸,测的数据,脑海里的人。一封科研人的情书,岁岁年年。”20级的硕士党员沈路虹这样分享着她身边神奇的科研照。“科研真的很辛苦,今天实验失败了,但是看到师姐分享的荧光照瞬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我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数据,明天继续战斗!”

“马上要去检测tsna了,要学习气质联用仪,求攻略。”“这个我们在柑橘研究里经常做,性能指标、分辨率、参数设置、灵敏度都在这儿了,希望对你有用呀!”20级硕士周少潼和董欣雨分着他们的科研谈话录。在全校,像他们在线上打卡分享科研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研究生共有500多人。截止目前,已产生5000余条分享,近2万条讨论对话。

以研究生学术年会为依托,聚焦师生学术科研和生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食科院党委还指导开展了“学术月”五个一系列特色活动:涵盖一次科研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系列科研学术学习的交流、一场食博士科普知识的竞赛、一轮学科文化活动的温暖体验、一套科研学习与生涯产业的结合。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本研贯通,把党建工作与学术活动深度融合,在增强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意识、拓展学术视野、温暖学生心灵、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持续下功夫,党员师生争做排头兵,将‘学史力行’落到实处。”食科院党委书记杨铁贵说。

文:张静妍 郭子鸣

审核人:向异之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