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艺术节】“心象之构”开放式装置艺术展:一场心灵与时空的对话

核心提示: 5月中旬以来,47位华农学子在学校二十四节气广场进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巧妙设计和改造组装,构筑成富有创意的装置,传递思考和感悟。“心象之构”开放式装置艺术展于6月16日开展。

5月中旬以来,47位来自不同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学校二十四节气广场进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实践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624102140

校党委书记高翅到现场指导学生团队(通讯员 龚时峰 摄)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从创意到落地,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驰骋想象,以钢筋、铁丝、钉子、绳子、镭射纸、锡纸、泡沫球、枯枝、藤蔓、落叶、废旧木板、废弃水管等物件,将内心的思考、感悟、情感赋形为意象,通过巧妙设计和改造组装,构筑成富有创意的装置,传递表达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这次由大学生自主创作的“心象之构”开放式装置艺术展,于6月16日正式亮相,如今已成为校内热门拍照“打卡”点。

用作品表达内心

5月12日,狮山艺术节组委会发布开放式装置艺术项目招标公告,文法学院视觉传达2103班余心苗几乎没有多想,就主动联系同学组建团队。一番思想碰撞之后,这个由来自文法学院、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10位同学组成的团队想要创作一个关于科学、艺术、自然的装置艺术——《分子矩阵》。

分子矩阵(学通社记者 韩璐羽 摄)

作品《分子矩阵》(学通社记者 韩璐羽 摄)

团队认为,生命在阳光下诞生,与大地拥抱,最后再将“色彩”还给自然,这既是自然环境的逻辑,也是生命延续的规则。因此,《分子矩阵》以方钢管、镭射纸为材料,以“叶绿素”分子式作为造型语言,运用赛博朋克元素,将光合作用与生命色彩的概念放大。“走进里面感觉很梦幻,会有一种未来科幻的艺术气息。”闻讯观展的经济管理类2104班孔瑞涵,很喜欢这个设计。

碎屏(学通社记者 韩璐羽 摄)

作品《碎屏》(学通社记者 韩璐羽 摄)

 

微信图片_20220624093653

 

作品《孤岛》(彭光芒 摄)

这次参与创作的9个团队,都试图在作品中表达他们对社会、对人类的关切。其中,人与人、人与内在自我的关系,是多幅作品试图呈现的主题。《孤岛》突出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疏离感,《合•生》试图表达生命与环境的互融,《破茧》寓意内心的平静才是最美好的净土,《碎屏》则警醒大家避免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双子》的微缩景观(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作品《双子》的微缩景观(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多幅作品关注的主题。《Re-blooming》强调废物利用与美化环境的双赢理念,《枯城》以直观的视觉冲击提醒人们要注重节约,《食碳纪》倡导通过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开启向大自然归还碳元素的新纪元,《双子》试图用实验性的目光探索自然生态与科技共存发展的新型模式。

“《双子》可能并不完美,但在我们心里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2104班陈韦奇凭借自己对艺术的兴趣和制作模型手工的经验,看到招标公告马上就开始组建团队,他说:“就想抓住这次机会尝试完成一次艺术实践!”幸运的是,共同感兴趣的同学们在第一版设计中,就一致确定将主题确定为地球。联想到疫情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尝试还原“地球村”的美好愿景,“将我们对科技与自然的思考寄托于小小的景观中,希望能打造一个蕴含在地球之内的温馨家园。”

在不断探索中升华

文法学院视觉传达2103班凡子翔没有想到,大一学生也有机会在学校的支持下自由创作。“我有很多美术学院的朋友,看到我们作品后都很羡慕学校这么支持我们。”凡子翔介绍,由于大家都只是大一的学生,想法不全面,经验也不太足,完成这么一个大工程是很困难的。他觉得很幸运:“在我们华农,每个组都配有指导老师!”

有了指导老师“坐镇”,9个项目从创意萌发到最终成形,不断打磨升华。参与其中的同学们,也从最初的“担心”,到完成项目后“开心”“自豪”,体验到了过程中不断尝试的探索之美。

《分子矩阵》在最初的设想里是一个利用大棚覆膜、植物枝桠等材料等搭建形似大棚的封闭现代性景观,进入大棚的人会因为光影的存在而被棚外的人观赏。鉴于造价和工程量方面的考率,这个被称为“双生道”的构想最终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改为《分子广场》《叶绿体长廊》两个项目,分别进行投标。中标后,在与文法学院陈曦老师的反复沟通下,经几次改版,项目最终确定为《分子矩阵》。“改稿的时候其实还是挺失落的。”余心苗说,但陈曦老师耐心地以自身心得和过往学生案例让他们明白,改稿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她表示:“现在回过头看,觉得确实是应该修改。”

如果说《分子矩阵》是在最初构想基础上,不断删繁就简凝练主题,那么《孤岛》的创作者们更是经历了主题拓展深化的考验。文法学院视觉传达2103班孙雨婷他们最初想要展现后疫情时代人们带上口罩的恐惧与焦虑,在与高尚桢老师的多次沟通之后,最终确定主题要反映人与人的隔阂与疏离。

2c2a7d7627815dbaf724914dac1746a

作品《破茧》(彭光芒 摄)

夜晚的《破茧》(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夜晚的《破茧》(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对于文法学院视觉传达1802班王菲来说,如果不是陈曦老师的强烈推荐,她不会在临近毕业前第一次尝试户外装置艺术创作。这个基于毕业设计衍生出的“第二版本”作品《破茧》,与此前作品着重诉说人的情绪和情感不同,侧重讲述冲破束缚破茧而出的情景,与自然融为一体,也寓意内心的平静才是最美好的净土。“虽然团队成员只有我一个人,但是老师和同学都一直在帮助我,为我答疑解惑,所以他们都是功不可没的。”王菲说:“看到成品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尤其是看到有同学去拍照合影,那种自豪感真的很难形容。”

“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们团队几乎不可能将我们的装置实现。”信息学院计科2003班张智棋和同学们在面临4门课程结业考试的压力下,面对怎样把设计图转化为实物的问题,有些手足无措。好在两位指导老师高尚桢、卜祥利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后,及时召集团队成员商讨、修改并确定了最终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因为狮山艺术节组委会老师们的及时指导与反馈,使得团队的装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创作过程是一次成长体验

《合生》(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作品《合·生》(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参加这个装置艺术创作,对我来讲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文法学院视觉传达2103班莫舒雯是《合•生》项目的负责人,她原本觉得视觉传达就是类似于海报设计,把需要表达的东西展现出来就可以了,但在经历了装置艺术创作后,她发现视觉传达并不是简简单单展示,更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次创造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为以后设计作品提供帮助。”孙雨婷说:“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深入,知道艺术设计可以不被自己所找的资料限制。”

陈韦奇则认为,这次创作是自己大学第一堂关于友谊的公开课,一堂由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共同绘制的课。他和其他3名同学在提交第二稿设计图纸的时候决定要扩充队伍,并且成功找到了理学院的谢恒星同学和工学院的邓浩洋同学,“他们都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在无数次大改、小改中,陈韦奇他们搜寻材料、联系技术工人、计划预算、学着讨价还价,顶着烈日、冒着大雨,仿佛突然之间学会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他说:“原来最难忘的,是和一群有意思的同学们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枯城》(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作品《枯城》(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园艺林学学院园林2001班钟丽婷在创作《枯城》过程中,发现有些事情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在遇到困难、收获善意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却缺乏生活的智慧,容易纸上谈兵。园艺林学学院2021级风景园林专硕班冯科智在带队创作《Re-Blooming》的过程中,认为自己锻炼了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把控协调的能力。

035a9b8b565e5e87ea8fb322b5ee349

作品《食碳纪》(彭光芒 摄)

《石碳纪》(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作品《食碳纪》近景(学通社记者 杨怡 摄)

作为这次装置艺术展项目组成员,建安部罗晓峰在指导《食碳纪》等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在二十四节气广场这样开阔的场地要想让创意真正落地,需要考虑场地不平整无法实现吊装等实际条件,还要考虑焊接、用电等需求。于是,他主动邀请建筑学相关专业老师现场指导,还帮忙联系焊接师傅、水电接电指导等。“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联系沟通,去实践探索,这本就是育人氛围创造。”他说,同学们也都能在实践操作中耐心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这让自己很受触动。

re-blooming(学通社记者 韩璐羽 摄)

作品《Re-blooming》(学通社记者 韩璐羽 摄)

“本次装置艺术展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在用艺术的形式向观者进行着公开演讲。”作为指导老师之一,高尚桢老师认为,从项目申报、方案打磨、作品创作到呈现,都蕴含了团队成员们探索创新、不懈努力的精神。

令全程指导“心象之构”开放式装置艺术创作活动的陈曦老师特别感慨的是,这次有很多大一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他们很有创作热情,表现出很强的冲劲,这一点非常值得鼓励和保护。”他说:“在这个年纪能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理解公共空间艺术的部分要点并进行付诸实践,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在陈曦看来,同学们的作品在展示效果上各具特色,体现出设计者对环境语言和装置互动概念融合的理解,已经超出了预期效果,“这些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让人着实感受到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系通讯员 杨正莲 方晨辰 学通社记者 谢雨欣 唐幼菲 审核人 祝鑫)

责任编辑:徐行 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