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根扁担能发芽,插双筷子能开花”。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独特的光热条件让作物快速加代繁殖;它还是中国的“天涯海角”,苏东坡曾经在这里壮怀激烈、千年一梦。
这就是学校水稻和玉米海南南繁基地,时值“南繁季”,南繁师生们正在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绿色水稻,功业千秋”。
董发明老师做田间“加代”实验
刘京都同学比较观察“加代”植株
隆冬季节的陵水县南繁基地四处郁郁葱葱,随风摇曳的椰子树下,张启发院士的上述题字犹显刚劲隽永。不远处,董发明老师和刘京都同学正在做水稻移栽实验,微风轻抚、一派繁忙。
“基地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常态利用、规范管理、整齐美观”……在田坎上,张启发院士和张庆路老师一前一后,一边观察作物长势,一边商讨基地的运行、管理和规划。
张启发院士在水稻南繁基地调研(通讯员 肖景华 摄)
在“华墨香”品种选育田块,张启发院士俯身仔细观察着叶片和稻穗情况。他用手指在空中划过一个圈,叮嘱周围的人:“要利用好南繁基地,并以之为圆心在海南积极推进黑米主食化,做好米饭型全谷黑米品种的生产示范!”
一个细节,让张庆路过目难忘。张启发院士下车后不久便径直走到基地学生宿舍查看厕所卫生状况。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在他看来,基地乃立德树人、科研育人所在,细节决定成败。
水稻团队每位老师在南繁基地都分到了“责任田”和“自留地”。每到“南繁季”,他们如“候鸟”一般奔赴到这里抢抓气候和季节“窗口期”,开展科研工作。
熊立仲教授在水稻南繁基地调研(通讯员 张庆路 供图)
“忙”,是南繁基地的“高频词”。熊立仲教授忙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蒋海潮、李旭和李春海等几位老师接踵而至,忙作实验材料和实验数据的“搬运工”;由于工人陆续请了病假,董发明老师决定“提锅上灶”,卷起裤腿在田地里一忙就是八、九天……
“农忙”场景比较清苦,但也不乏快乐。扯出秧苗、抖泥甩水、捆绕幼苗、放置标记,董发明老师一边动作娴熟地示范“加代”实验,一边与同事开玩笑:“小心我把你‘拖下水’(指下田做实验)!”。一旁的王师傅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水(田)里的教授可厉害了哩!”
张庆路老师在水稻田块观测华墨香长势
大田里,张庆路老师侧背着一个帆布口袋,仔细记录着稻苗的生长情况,虽然腰弯得都直不起来,但收起口袋那一刻他不忘自我夸赞一番:“看我的口袋,实验记录本、铅笔、绳子……别人说这是‘六件套’,我说它是‘百宝箱’……”
临近中午,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空气中杂含着雨水泥土芳香,霎时分不出这是热带还是江南。雨中,同学们正种植着自己的试验田——按照实验规定,他们必须深入种、管、收全过程。
水田实验,不可谓不艰苦。深扎水田、进退两难、动弹不得,前俯后仰皆是消耗、移动一步全赖体力。就是这样的工作场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
这已经是博士生冯玉涛插秧、补秧、标记的第三天,纵然辛苦,但自己仍觉充实:“看着秧苗一天天长大,幸福感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做的科研可能获得的成果、可能带来农业生产上的些许进步,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
“去年到今年,我一直在南繁基地,”博士研究生鄢宇调侃道,“去年12月23日来到现在,一直忙于播种和插秧,还有一块抗旱性筛选试验田,‘整整跨越两年’!”他说,最难忘的是跨年当夜,全体“南繁人”一起准备晚餐,基地格外温馨热闹!
雨稍停、微风起,劳作一上午的师生坐在基地的亭子中,一边喝着椰子水、一边凭栏眺望秧苗,“喜看稻菽千重浪”,好一幅惬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