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3月3日,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下简称摩峰小学),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志愿者叶炳含正给孩子们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她是该校迎来的第十届支教团成员。10年来,华农“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连续选派10批、共45名志愿者到这所偏僻的山村小学支教。
起跑“支教火炬”第一棒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4名志愿者范先敏、徐韵诗、柯君、谭永海千里迢迢,奔赴建始县官店镇摩峰小学,“支教火炬”第一棒从他们手中开始起跑。
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让他们顾不上休整,立即投入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案的编写中。“我们是这里的第一届支教生,必须开好头。”柯君说。
留守儿童居多,志愿者便成了孩子们的临时“监护人”。每到周末,他们都要走几个小时山路去做家访,晚上又匆匆赶回学校整理家访档案,这样的“习惯”一直在团队里持续。
一天深夜,范先敏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女生寝室长跑来说,一个叫余爱萍的同学肚子疼得厉害。范先敏赶紧穿好衣服来到学生寝室,可余爱萍说什么都不愿去看病。耐心询问,余爱萍才告诉她,钱要留着给爸爸治病。那一刻,范先敏感到无比心疼,她暗暗告诉自己,要当好孩子们的“范妈妈”:有的女孩子不会梳头,她每天拿着梳子和皮筋一个一个帮她们梳;孩子们的衣服破了,她找来针线,在深夜的灯光下,一针一线缝补……
一年很快过去,4名志愿者结束了此次支教,但爱的种子已经种下。
一年时间,一生难忘
2016年9月,摩峰小学开学。一年级教室里,陈天赐高高的个头在班里显得格格不入。这是他的第三个一年级,由于身体原因,他连续两年从一年级休学。志愿者周怡发现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在最后一排发呆。为了帮他尽快融入集体,周怡与他谈心。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陈天赐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被同学们选为班长。
“一个周末,他满校园找我,害羞地塞给我一个冰淇淋,还跟我说了声‘谢谢’,那一瞬间,我流下了眼泪。”周怡回忆。
每一年的支教,志愿者改变着孩子们,孩子们也改变着志愿者。
志愿者王铁凝曾在班上做过一个统计——有多少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班上的同学几乎都举手了。“看到教室里密密麻麻的小手,顿时感觉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他说。
与王铁凝一同支教的刘恩玲负责一年级和学前班的孩子,当她还在想怎么讲好第一节课时,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出状况:有的吵着要回家,有的身体不舒服哇哇大哭。“五六岁的孩子,安全、卫生、习惯、情绪……事事都要注意。”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刘恩玲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10年摩峰行,10年摩峰情。志愿者们说,他们用一年时间,做了一生难忘的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通讯员 张贵锋 周莉 原载于湖北日报2023年3月14日14版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