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主题教育】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 2023年第9次学习研讨

核心提示:6月24日上午,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文楼附楼A312会议室开展2023年第9次学习研讨,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美琳)6月24日上午,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文楼附楼A312会议室开展2023年第9次学习研讨,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研讨,院党委书记瞿明勇主持会议。

党委委员金艳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主要围绕中华文明的五点突出特性以及“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诞生前提和辩证关系进行研学。她认为,文化的研究、转化、阐释和传承是重点,要立足华农校史,挖掘、整理华农大先生故事;要立足农业考古,建专业,融资源;要立足荆楚特色,可以考虑建立“农史研究中心”,并将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副院长孙站成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给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我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学院如何发挥好学科优势实施文化育人是重要课题。他提出三点思考,一是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艺术和文学为主体;二是农耕文明及其文化是农业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他认为,文化育人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工程,绝不是单单依靠课程就能实现的,同时要依靠学科文化、环境文化、网络美育等多种途径,建立全面综合的审美教育,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党委副书记周治瑜以文化的内涵、传承、发展三个关键词为脉络,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另一方面,要立足时代特征和人民需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副院长李祖佩谈到,文化实践落地的落脚点在人。教书育人的重点是在日常化、情境化的交流讨论中让学生理解、掌握、实践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学生构建平等坦诚的交流平台来实现言传身教的效果。

副院长王德强认为,课堂教学教改中信息化的增强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虚拟课堂能传播信息但比起实体课堂的身教仍会有所缺失,要在课堂教学中传达文化精神和人生的意义,才能真正把“真、善、美”传达到位。

院长田北海指出,要理解中华文化可以从3个辩证关系入手。一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创造性转化;二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并非守旧,守正是创新的前提;三是本土和外来的关系,要立足本土、兼容并包、互相借鉴,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强调:学院要重视加强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学术文化,传统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要加强文化课整体体系建设;要服务文化振兴,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更好更深入的发掘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

党委书记瞿明勇谈到,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指出,一是“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二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三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既彼此契合,又互相成就,能够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四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期间,与会人员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研讨。最后,瞿明勇书记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学院要在结合实际工作中突出特色、突出传承、突出创新、突出包容、突出贡献,凝练学院文化属性,努力到2025年建院30周年时,使文化传承发展在我院落实落地落细。

审核人 周治瑜

责任编辑:晏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