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狮山之子】史志华:让“山更青水更绿”的水保教授(2)

核心提示:提起水土保持,很多人感觉很陌生,但是对于水和土却很熟悉:脚下的土地,潺潺流动的小溪。但是对于史志华来说自他大学之后,研究土壤、水及其相关科学已经不单单是他少年时为了脱离农村的一个“踏板”,而是他的人生得以大放光彩的一部分。

“空间布局才是山更青水更绿的保证!”

读博士时,史志华师从蔡崇法老师。每年的4月和10月他都会在三峡库区的王家桥流域做为期1-2个月的野外调查或实验。做调研时,史志华发现,受我国单家独户的限制,水土保持的空间优化布局是个大问题。“其实单单一块地做得再好也不能解决问题,要把整体做好才能实现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才具有可持续性”。

然而问题如何解决呢?纵然是在“土里治水”多年经验丰富的史志华也只有零星头绪。

“水土保持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有问题就有希望了。”

但是史志华并没有灰心,反而在这个问题上越钻越深。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与反复实验,他想:既要把局部做好,又要把整体做好,可不可以将景观生态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呢?

带着问题,2005年,史志华来到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中科院生态中心读博士后时,史志华的想法与合作导师、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逐步悟出了一些门道,并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

科研的成功,问题是关键,思路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然而,问题提出来了,思路有了,怎样实现思路成了一个难题。

碰巧我国“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始,这些工程建设又特别关注水土保持。史志华很快抓住机会,在三峡和丹江口库区进行他的科研研究。仅在面积仅为16.7 平方千米的三峡库区的王家桥流域,史志华就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史志华和他的学生一起开展降雨实验,先后发表了10余篇高质量的SCI论文。

不仅如此,2008年,史志华和他的团队还在丹江口流域内建成了五龙池小流域核心示范区,成为指导库区小流域与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典范。并且在2012年时,将“水土保持”与“景观生态”结合治理空间布局这一理论的提出还获得了当年大禹水利科技二等奖。

而史志华并没有满足于这些荣誉,反而思考起来这些案例、科研成果如何应用在农民的生活中。

史志华常跟学生说,我们的科研成果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但是科研成果也要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早在恩施做环境质量人员时,史志华就深刻体会到实践对本专业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小农经济的特殊国情来说,光有实践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理论作为支撑。我国的农业有几千年的历史,“头戴帽,脚穿鞋,腰系带”是千年来农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是一种非常和谐的景观。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么做,只知道这样做有效果,其背后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经验型的东西没有可持续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农民面对天灾无法做出解释的原因。”在经验无法支撑实践的时候就需要理论去指导实践,而史志华认为自己要做的就是要怎么去将这些农民的实践转变为理论知识,从而在实践中指导水土保持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