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校友团聚浓墨重彩
母校就像吸铁石,校友就像小铁钉,这种强大“场力”,驱动校友回家。
9月30日,一辆小车缓缓驶过学院路,沿丹桂路上狮子山,在主楼停下。在这座地标建筑下,一位88岁的老校友缓缓下车,来到了他相思一甲子的校园——而在这之前,他从福建赶赴武汉,已经坐了近8个小时的火车。他就是李运帷,1950级植保专业校友,他对母校的记忆,还停留在50年代的“宝积庵”。耄耋老人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参观完稻草人、120花田、“三田”试验地,他感慨:“华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美!”
傅廷栋院士家中的团聚
当晚,一场迟到20年的团聚在傅廷栋院士家里在上演。一群年届八旬的银发老人围坐在傅廷栋身边,畅谈当年的大学记忆,感慨时光如斯流逝。相隔几十年,“宏玲”“董小鬼”“文基”……大家之间的称呼依然亲切。傅廷栋院士全程始终面带慈祥微笑,会意处,他脱掉鞋子,以最闲适惬意的状态分享着同学们的喜悦。组织者刘克华说,趁百廿校庆团聚,“不见面不行,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闻此,老校友们轻轻擦拭着眼泪。
“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史老师、这是概率论老师、这是机械设计老师……”在工学院,农机化8413班的27名同学正在辨认当年的老师。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位同学看到当年的老师,激动地上前握手道:“周老师,您还记得我吗?”一段美好的回忆就此拉开。律师、工程师、公务员、机械师、教师、企业家、设计师,当年一个班的同学,而今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正如校友张忠贤所言:“大学学习到的知识,老师的言传身教给了我们在社会闯荡的勇气!”而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捐了钱,为老师们买一个保温杯,让老师们保养身体一“辈”子。
10月2日晚上,正当“校庆之夜”如火如荼进行时,学生记者编辑室突然“闯进”一位熟悉的面孔——学通社摄影记者梁喻。今年6月刚毕业的他,下午从羊城晚报总部赶回武汉,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走进校门已过19点,来不及吃饭,他立马赶到狮子山广场,投入“校庆之夜”的紧张拍摄之中。作为离开学校只有3个多月的“新校友”,一切都那么自然流畅。已过凌晨,他把图片导出来,对同学们说:“圆梦了,离校越远、思念越强烈,内心告诉我,一定不能错过120年校庆盛典!”
校友倾情演唱《等待》,“露天演唱会”专门为校友举办
“露天演唱会”,舞台专门为校友而设,星辰下、桂香里,校友是绝对主角。24年前,一曲《不愿你哭》响彻狮山,如今,这首曲子连同她的创作团队——EM乐队骨干再次亮相露天演唱会,深情的歌词、变换的观众、不变的情谊,同喜庆的节日氛围一道,诉说着校友的深情。当晚,已经流了三次眼泪的校友袁玎玎为EM团队留下了她的第四次眼泪,“坐在主楼前广场,看EM乐队的现场演出,飘着熟悉的桂花香的校园,身边是同班的同学,感觉仿佛穿越回22年前。”
校友捐赠培育的120花田成了最诗意的去处
在校园,处处都是团聚的身影。在狮山绿道,他们邀约一起跑完属于华农自己的马拉松;在狮子山广场华农印象体验区,他们一起寻觅当年的毕业照;在“改革开放与华中农大”展览现场,他们一起拿着当年的搪瓷盅,久久不能放下;在露营帐篷,他们携家带口,感受母校的发展变化;在怀旧舞会现场,他们约上当年的舞伴,再跳一曲;在“狮子山杯”运动派现场,他们相互击掌加油,找回当年的运动乐趣……
校友的相会,是有温度有颜色的,他们交织在一起,形成最美的色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