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记者帮你问:“狮山有约”Office Hour师生面对面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密切师生联系,扩大师生课外交流覆盖面,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提升育人实效,学校建立“狮山有约”师生面对面交流制度,记者就该主题采访了教务处副处长刘震。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卉楠)近年来,学校建立了“共同空间”“问学斋”等17个师生课外交流平台,有效拓展师生交流空间,促进师生互动。为进一步密切师生联系,扩大师生课外交流覆盖面,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提升育人实效,学校建立了“狮山有约”Office Hour师生面对面交流制度。记者采访了教务处副处长刘震,就师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解读。

记者:请问“狮山有约”的由来是什么?您设置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刘震:华中农业大学始终追求卓越,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方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狮山有约”是学校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关于“office hour”的一些成熟的做法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中国特色、华农特点。

开展“狮山有约”活动的初衷是解决网络时代如何增加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深层次沟通交流的问题。“狮山有约”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也是课外生活的指导与帮助。它既可开展辅导答疑、问题研讨,也可讨论同学们关心的其他问题,如学术指导、个人发展、思想困惑等。通过此活动,一方面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专业志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得到课堂教学反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为广大师生搭建平台、建立制度,并使其规范化。同时通过“狮山有约”活动,促进跨学科师生交流。

记者:“狮山有约”的设置情况如何?

刘震:现在“狮山有约”已实现全校16个教学单位的全覆盖,面向所有老师,面向所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跨专业预约全校的任何老师,老师也会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结合本人教学科研工作安排,确定本人的“狮山有约”时间和地点,每个月不少于1次,每次1.5---2小时。教务处网站已经公布全校“狮山有约”安排。如果教师“狮山有约”时间需要临时变更,需上报学院,并及时通知学生。学生一般应提前与老师预约,在交流前应准备好交流的内容或提纲,并提前交给老师。如果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不够的话,还可以继续预约,时间有一定的灵活性。

记者:我们注意到2019年是教学教育改革比较多的一年,有学分制改革,有课程思政建设,还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请问您是如何定位“狮山有约”这一活动的?

刘震:“狮山有约”是学校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完善“三全育人”体系的措施之一。在新形势下,学校的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这三方面的问题,学校实施的课程思政、教育思想大讨论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都是为了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当前教育教学的重大变化,首先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变化,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过去以“教”为中心,现在是以“学”为目标,即怎样让学生学好一门课。教是为了学,学才是最终目的。“狮山有约”对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帮助,也是推进“以本为本”的具体举措。

记者:关于“狮山有约”的描述,我注意到有这样一个短语:“培养学生专业志趣”。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志趣”这一词语?尤其是对于一些跨专业的学生,如何来培养?

刘震:“志趣”可以理解为志向与兴趣。志向,即立志于从事这一专业,干出一番事业。趣,也就是对于该学科的兴趣。我认为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外界激发出来的,学生没有志趣是因为学生没有深层次接触这一专业的内涵本质,或者学生对于某一学科专业了解不够。每一位老师都有激发学生学习志趣的责任。通过“狮山有约”这一平台,我们希望学生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能够深度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志趣能够得到激发。

现在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跨学科的广度不够。未来社会发展将会扩大对于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狮山有约”这一平台倡导跨学科互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多个学科专业背景。其二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度不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狮山有约”是跨学科师生交流的桥梁。

记者:您有没有想对学生说的话?

刘震:学校搭建“狮山有约”师生交流平台,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条件,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主动参与,培养专业志趣,助力个人发展。

审核人:刘震

责任编辑:谢丹宁